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创造思维响泉小学张正琦在现代社会里,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情商"这个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并且认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情商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情感因素,这些因素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情商的培育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历程,而小学语文教学极富有情感性、人文性、综合性,有利于铸造人的创新品质、培养创新人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创新的主要手段。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1、探究性情境,激发创新动机创新活动需要创新动机来激发和维持。创新动机将直接决定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期待,进而影响其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这就为儿童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了契机。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小学生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就曾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新学期里《我的心事》很多,我要学会的知识很多,要学会默读课文,学会概括中心思想,学会复述课文,还要写好作文。知识的大门向我们打开,让我们珍惜每分每秒,发奋学习吧!这节课我没有向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谈打算,而是来了个"学习指南",把将要学习的课文,配合相应的图片、投影、课文录音片断,并用生动的语言当了一回主持人,让学生根据我的解说,从黑板上已写好的课题中寻找,让他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创设的情境,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使他们对教材产生强烈的学习冲动,使学生一上课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新学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3、创设矛盾情境,诱发求知欲如果探求"是什么"体现了儿童的好奇心,那么,寻求"为什么"则更多地体现了儿童的求知欲。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儿童探究、了解自己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愿望和意向。在教学中,注意在情境中适时揭示矛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毛泽东同志的《长征》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时,我先用简笔画勾勒出"水拍云崖"的画面,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幅险景,继而提出,既然看到的是一幅险景,那么红军战士心中怎会涌出"暖"意来呢?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寻找答案的欲望。在教学诗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一句时,我让学生联系过去学过的讲述红军过雪山故事的课文及相关的画面,提出过雪山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难的历程之一,那么为什么红军战士看到岷山的千里雪景会"更喜"呢?让学生讨论体会到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看到胜利在望时不可抑制的喜悦之情。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难点,提出疑点,揭示矛盾,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内在动机。4、创设争论情境,激发批评性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应该培养他们大胆的探索和批评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我在为《献你一束花》一课,学生提出该不该给失败者献花?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教师相机诱导,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5、强化情境互动性,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小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