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学案(第2课时)【新知导学】一.分散系1.定义: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统称为分散系。2.组成:在分散系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做。分散系分散在其中的物质,叫做。3.分类: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来分类,可分为、和。几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分类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颗粒直径nm(能或否)透过nm(能或否)透过滤纸>100nm不透过滤纸分散质微粒单个小分子或离子小分子和离子的聚集颗粒或固体小小液滴外观均一、透明、稳定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实例有色玻璃:Fe(OH)3胶体;;;鉴别无有静置沉淀静置分层[思考]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反馈练习]1.判断正误(1)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2)一种分散系是不是溶液,可观察宏观特征是否透明、均匀。()(3)溶液是一种分散系,其分散质都分散成阴、阳离子。()(4)NaCl溶液是一种分散系,分散质是NaCl。()(5)蔗糖溶液是分散系,分散剂是水。()(6)烟、雾属于胶体,是分散系的一种。()(7)碘酒是一种胶体,分散剂是酒精,分散质是碘。()二.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现象:当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线的可以观察到胶体里有一条光亮的“”,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的对可见光有作用而产生的。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因此,可用丁达尔现象来鉴别和。2.聚沉:胶体聚沉就是施加某种条件,使分散质粒子聚集成大于100nm的颗粒成为的现象。施加条件就是破坏胶体的,即克服分散质粒子之间的。胶体聚沉的条件有:①②③④。3.电泳:胶体微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的现象。电泳现象说明了。其原因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细小而具有,能较强地吸附电性的离子,从而形成带电微粒。三.胶体的精制——渗析利用分离胶体中的杂质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思考]一位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边滴加FeCl3溶液边用玻璃棒搅拌,没有制得胶体,反而出现了浑浊;另一位同学向烧杯中一次加入大量FeCl3溶液,也没有制得胶体。请你帮他们分析原因。五、胶体的应用1.将盐卤或石加入豆浆,制成豆腐。2.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3.工厂常利用高压电除大量烟尘。4.手被割破,可用FeCl3(aq)应急止血。5.铵态氮肥比硝态氮肥效果好。6.海河交界处易形成三角州。7.医疗卫生中肾病需透析。8.明矾常用作净水剂。[反馈练习]2.选择适当的选项填入下列有关现象或操作后的括号内。A.丁达尔现象B.聚沉C.电泳D.渗析(1)清晨在密林中看到的一缕缕光束。()(2)通电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微粒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3)向豆浆中加入石膏(CaSO4·2H2O)制成豆腐。()(4)鉴别溶液和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5)利用半透膜将淀粉和NaCl从它们的混合液中分离。()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化工、军事等领域。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下列有关形成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④⑥【随堂检测】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是否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通过滤纸C.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3.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尿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4.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与溶液有明显不同的外观特征,胶体呈胶状B.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C.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