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分突破二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四个切入点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秋红聂兰锋“”谁第一个举手,我就嫁给谁!秋红的话才说了一半,秃子就高高地举起了手。挨着秃子的王二根又举了手,又有三十多名青壮年举了手。秋红的牙都痒,她睁圆了杏眼,对“着人群里的王二根大骂:王二根你个窝囊废,这辈子你就输给秃子吧你,我这就搬到秃子”家去,悔死你!秋红气得跺脚,秃子心里美得像吃了蜜。第二天,花儿一样的秋红就嫁给了秃子。才十七岁。第三天,秃子就吹着口哨参了军去了前线,去打小日本儿,和王二根,和那三十多名举手的青壮年。秋红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娃,娘在秋天的玉米地里正劳作着就留了满地的血,然后生下了她。爹不咸不淡地说又养了个赔钱货,娘就陪着笑脸说女娃一样下湖种地。秋红就憋着一肚子气。憋着一肚子气长到十七岁的秋红,偏偏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身段,最是撩人的是她的大眼睛,水汪汪的,会说话。下湖的路上,瞅了谁家的小伙子谁家的玉米地一准被锄得寸草不剩,滑滑顺顺。顶数王二根家和秃子家的地最滑顺了。王二根生得清秀是公认的好,但木讷,爹和娘也不愿意他太场面儿①;秃子人还算出挑②,可他调皮、逆反,秋红也不讨厌他,但他是秃子。王二根有板有眼,秃子不讲规则;王二根辗转反侧睡不着盘算着明早给秋红家挑水了,秃子呢想也不用想,天擦黑就给人家挑满了缸。秋红的活道③数第一,莫说女红,粗重的肩挑背扛、碓捣磨碾,样样拾得起放得下。虽人人夸赞,但秋红还是憋着一肚子气,盼着干出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证明自己彻底不是赔钱货。那是抗战最紧的时候,前线的火药味已呛到了秋红的家乡,邻近的几个村庄已组织了“”队伍支前,秋红的村里还没动静。这可急坏了满脑子大事儿的秋红。一个秋日的黄昏,秋红约了二根,俩人草垛旁秘密商讨,秋红一脸严肃地说王二根,这事儿不像挑水那么简单,明天的参军动员大会,我话一出口你就第一个举手,千万不能让秃子抢先。王二根真诚地点点头:秋红你放心。秋红就把一枚穿了红丝线的铜钱套在二根脖子上。二根从兜里掏出一把酸枣在衣襟上搓了,挑一颗最红的送到秋红的嘴里。既然第一个举手的是秃子,秋红就没有理由再想酸枣的滋味。秋红只希望她亲手做的军鞋恰巧穿在了秃子脚上或是二根的脚上。夜是那样的长,睡不着秋红就想,王二根的手咋举得那么慢?秃子的手咋举得那么快?想不通。想来想去的日子就像沂蒙山一样绵延悠长,秋红硬是把日本鬼子给想跑了,把国民党给想到台湾去了,也没想出个结果来。“”援朝战争结束那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灶老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傍晚的农家已“”时断时续地想起了鞭炮声。秋红端了洗菜水向门口泼去,却泼出了一串哈哈哈的笑声,“秋红,十年不见,你的见面礼真是解乏呀,我赶了一天的山路,这菜的清香味儿,闻着舒……”坦着哩拄着拐棍儿的秃子突然停止了说笑,他看见秋红丢了盆子正朝自己摸来。“”秋红讲着眼睛的故事:那次仗打得很苦,到处是受伤的八路军,我一连背了四个伤“”…员藏到地瓜窖里,还想出去找点水,刚出窖子口,谁知轰的一声,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秃子说秋红你很勇敢,你的眼睛还是那么好看。接着秃子开始讲腿的故事:我和王二根在一个连。打了一仗又一仗,许多战友都牺牲了。子弹飞向二根时,二根就扑向我,我丢了一条腿,二根却丢了命。二根是真正的英雄。二根把铜钱给了我,他说是你给的,他还说你喜欢吃酸枣,然后就合眼了。……秋红听了,泪水就盈满了眼眶。秋红抚摸着铜钱许久,秋红喃喃地像是自语:二……根的手咋举得那么慢战场上不曾流泪的秃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秋红,是二根让我先举的手呀。【注】①场面儿:做事太显眼。②出挑:指男女青春期体态、容貌、智能等出众。③活道:做活的本事。1.“”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参军动员大会的场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采用了倒叙的方式;②造成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吸引读者),突出了秋红的形象特点,表现了二根和秃子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