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总结提升1.(2018·全国Ⅱ)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 )① 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② 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③ 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④ 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②正确: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飞跃式发展,必须要经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渐进式发展过程。④正确: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仅要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还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拼搏等,所以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①错误:这一说法夸大了人的意志和意愿的作用,社会的发展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错误: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2.(2018·全国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①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② 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③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④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①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化,说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②对: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题干中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创新性论断表明了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③错: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具体条件的限制,因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④错:认识的发展应该是不断用新认识超越和发展已有认识的过程,而不能表述为“否定、代替”。3.(2016·全国丙卷)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