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二课时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应用一、 课前准备1.课时目标:搞清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利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解决数列问题,掌握等差数列和的性质,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利用等差数列的和解决实际问题.2.基础预探: (1)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公式的有两种形式① _____ 与② _____ . (2)常用的等差数列前n 和的性质① _____ ;② _____ ;③ _____ .(3)若数列{},{ }nnab均为等比数列,且前n 项的和分别为nS 和Tn ,那么___.mmab(4)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应用问题一般确定首项,公差与 ___.二、基础知识习题化(1)如果等差数列 na中,34512aaa,那么127...aaa(A)14 (B)21 (C)28 (D)35(2)数列{}na的前 n 项和2nSn,则8a 的值为( )(A) 15 (B) 16 (C) 49 (D)64(3)设等差数列 na的前 n 项和为nS ,若111a ,466aa,则当nS 取最小值时,n 等于( )A.6 B.7 C.8 D.9(4)设等差数列}{na的前 n 项和为,36,9,63SSSn 若则987aaa=( )A.63B.45C.36D.27(5)设nS 为等差数列{}na的前 n 项和,若36324SS,,则9a 。三、学习引领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的(1)2nn nSnad是关于n 二次函数,注意没有常数项,若有常数项不为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求和计算问题,首先要考虑等差数列的性质,能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就利用性质来解决,遇到等差数列求和的最值问题要注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在解实际问题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确定首项,公差与项数;注意把所有量都用基本量1,a d 来表示,变量归一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这就是基本思想与方法,树立目标意识,需要什么就求什么,充分合理的运用条件,时刻注意题目的目标往往也能取得与巧用性质相同的效果,从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对知识掌握的深刻性.四、典型例题题型一 有nS 证明等差数列数列{}na的前n 项和为*()nnSnpa nN且12aa,求常数 P 的值;证明:数列{}na是等差数列变式训练1.数列{}na,*naN,nS 是前n 项和,21 (2)8nnSa求证:{}na是等差数列;2设1302nnba,求数列{ }nb的前n 项和的最小值.题型 二 应用问题例 2 2015 年“七上八下”的防汛关键时刻,某抗洪指挥部接到预报,24 销售后有一洪峰到达,为确保安全指挥部决定在洪峰到来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