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能力训练一化学与传统文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共12个小题,1~10小题,每题8分,11~12小题,每题10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天津静海一中高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②发生了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③电解质溶液导电一定发生化学变化④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一定是化学变化⑤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⑥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O2与O3的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A.①③⑤B.③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①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NaCl固体溶于水,破坏离子键,但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①错误;②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蒸气变成水,故②错误;③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③正确;④无水硫酸铜为白色,CuSO4·5H2O为蓝色,CuSO4→CuSO4·5H2O为化学变化,故④正确;⑤此方法是渗析,属于物理变化,故⑤正确;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16O与18O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原子核发生改变,不属于化学变化,但O2转化成O3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⑥正确;综上所述,B项正确。2.(2018全国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电器起火,因为水溶液可导电,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电器起火,A项错误。3.下列各项中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ABCD纯净物纯硫酸冰醋酸水玻璃胆矾混合物水煤气福尔马林冰水混合物漂白粉弱电解质氨水氟化氢氨水非电解质干冰乙醇三氧化硫氯气答案:B解析:氨水是混合物,A错误。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只含H2O一种分子,是纯净物,C错误。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4.(2019福建六校高三联考)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氮气的结构式为··N≡N··B.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的形成过程为H×+·Br······H+[×·Br······]-C.CO2的比例模型:D.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D解析:氮气的结构式为N≡N,A项错误;溴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的形成过程为H·+·Br······H··Br······,B项错误;原子半径r(C)>r(O),不能表示CO2的比例模型,C项错误;14C的原子序数是6,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项正确。5.(2019天津耀华中学高三质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酚醛树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C.石油的分馏所得的馏分一定都是纯净物D.利用渗析原理,用半透膜和蒸馏水可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答案:C解析: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酚醛树脂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B项正确;石油的分馏所得的馏分仍是混合物,C项错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能透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和蒸馏水可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D项正确。6.(2019甘肃静宁高三模拟)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这种做法的化学原因是()A.胶体的电泳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胶体的聚沉答案:D解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其胶体粒子带电荷,“往伤口上撒盐”会使血液发生聚沉,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7.(2019安徽合肥高三调研)下列有关原子、分子或物质所对应的表示式正确的是()A.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氯化钠电子式为Na··Cl······C.水分子结构式为D.乙炔分子比例模型为答案:C解析:氯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总数都是17,所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项错误;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Na+[··Cl······]-,B项错误;水分子结构式为,C项正确;D项为乙炔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