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民网载文指出,正确看待当前的社会形势,毫不讳言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把问题摆在节骨眼上,正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无畏精神。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的有()A.子不语怪、力、乱、神B.天不变,道亦不变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存在即被感知解析:A项是说不谈论作乱、暴力、怪诞、神鬼之事,属于唯物主义观点。B项属于形而上学观点。C、D两项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故答案选A。答案:A2.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纳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这种观点()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解析:题干中的“五行学说”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故A符合题意。B说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说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均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答案:A3.孔子认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解析:“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中的“天”是指脱离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也可以说是“神明”,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D。答案:D4.庄子曰:“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与这一观点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精神不是万能的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月圆则亏,水满则溢解析:庄子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属于唯心主义观点。A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B项讲的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C项认为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属于唯心主义观点;D项讲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为C。答案:C5.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属于因果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唯心主义是不结果的花,从世界观或者本质上看,它否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从方法论角度或功能上看,它不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①的说法错误,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不能说它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④的说法不是题干的原因。答案:B6.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①唯心主义②唯物主义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的观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以哲学家的话为背景,意在考查考生对哲学上两个对子的理解。从这位哲学家认为“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可以看出,他把人的意识当成本原的东西,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①符合题意。另外,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可以看出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答案:A7.正确地揭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的有()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③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④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法。①②③④都是说明四个概念的联系的,但是③说法是错误的,可以把A、B、C三项排除,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8.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