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课件•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概述•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手术步骤与操作技巧•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临床案例分享与讨论•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比较01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概述定义与目的定义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是一种通过股动脉将导管送入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后,用X线显影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介入检查方法。目的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主要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发展历程与重要性发展历程自1959年,德国医生WernerForssmann首次成功实施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以来,该技术不断发展完善,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重要性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能够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术前准备术前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同时,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进行必要的谈话和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后处理术后需进行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通常需要卧床休息12-24小时,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同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以预防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02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诊断冠心病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手术风险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是一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方法,适用于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通过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医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手术等。对于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手术的患者,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可以评估手术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手术方案建议。禁忌症绝对禁忌症对于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全身感染或炎症反应的患者,应禁止进行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相对禁忌症对于存在下述情况的患者,应谨慎进行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包括过敏体质、局部皮肤感染、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全身免疫性疾病等。注意事项术前准备01进行经股动脉冠脉造影术前,患者应进行常规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并提前进行碘过敏试验。医生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做好术前评估。术中监测02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以及造影剂的过敏反应等。术后护理03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情况,并给予抗凝治疗和预防感染等措施。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和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03手术步骤与操作技巧手术器械与设备导丝导管具有灵活、纤细、可塑等特点,有助于导管0201包括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左冠状动脉导管等。在血管内的操作。穿刺针鞘管0304用于穿透股动脉,建立血管通路。用于扩张股动脉,以方便导丝和导管进入。造影剂影像设备0506用于显影血管病变情况。如X线机、超声设备等,用于观察手术过程中血管的情况。手术步骤详解1.患者准备4.选择冠脉开口根据需要选择右冠状动脉或左冠状动脉开口,沿导丝插入相应的导管。患者平卧,进行局部麻醉,并消毒手术区域。2.穿刺股动脉5.造影检查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使用穿刺针穿透股动脉,插入导丝,然后沿导丝插入鞘管。注入造影剂,观察冠脉狭窄程度和位置。3.插入导管6.结束手术将导管插入鞘管,并将鞘管和导管一起送至主动脉根部。拔出导管和鞘管,局部加压包扎,结束手术。操作技巧与难点应对操作技巧熟练掌握解剖结构,了解股动脉和冠脉的位置关系。在插入导管过程中,需轻柔操作,避免损伤血管。操作技巧与难点应对•在选择冠脉开口时,需准确判断冠脉位置和角度,避免插错或损伤血管。操作技巧与难点应对难点应对如遇到多支血管病变,需分别进行造影和干预,操作难度较大。在处理复杂病变时,可能需要使用更高级别的技术和设备。0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01020304穿刺点出血假性动脉瘤静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穿刺前使用肝素化,压迫穿刺点15分钟,加压包扎,术后24小时内禁止沐浴,多卧床休息。术后定期随访,如发现有假性动脉瘤形成,应立即采用压迫或超声引导下压迫闭合。术后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