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鞋里的阳光》【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时,也有年老之日。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这是继《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家庭文明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即学会体贴。【教学对象分析】我们班有45人,他们都特别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他们集中精力听课时间较短,爱玩爱动,绝大多数同学喜欢识字,喜欢分角色读课文。因此,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上课的节奏紧凑,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吸引学生。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和投入到课堂上来。【设计理念】《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我感悟升华课文的主题,并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识字方面坚持以培养学生识字兴趣为目的,让学生主动识字,自己发现识字的方法。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学生难读、难写的字。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完成课后“我会写”的题目,并让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改分,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设计特色】1、采用多种方法的识字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课堂的效率。2、充分创造机会,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3、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理解词语,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13个,会写“奶、妈、午、合、放、收”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关心长辈、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教学准备】课件、布置预习任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激起兴趣导入语:同学们,你们都是家里的好孩子,那你为家里的人做过什么事呢?(请个别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板书:7棉鞋里的阳光)(齐读课题)。看看这课是说谁关心家里的人,怎样关心?设计意图:直入课文的主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如何关心长辈,为理解小峰为奶奶晒棉被这一行为做铺垫。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出示自读提示:⑴读课文,读准字音。⑵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过渡语: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自读提示的要求,把课文读好吗?(学生说:“能!”)那就认真去读吧,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别人。2、学生自由读。三、交流讨论,认读生字1、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读:棉(mián)鞋照(zhào)到晒(shài)棉被(bèi)盖(gài)上午(wǔ)饭收(shōu)棉被脱(tuō)下躺(tǎng)好合(hé)上眼(yǎn)睛(jīng)摆(bǎi)在妈(mā)妈奶(nǎi)奶放(fàng)回2、让学生说说哪些难读,并说理由。难读的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读,如: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3、让学生说说你会读哪些。4、脱音读: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读。设计意图:⑴自主识字,通过自己读,看看哪些会读,哪些不会读,对生字有初步的认识;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后进生学习的机会,突出学习的重难点;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张正面教育的理念,不管你会读几个,只要能读出几个,都是有收获,都是好的;⑷体现学习的层次,刚才看着拼音读,现在脱音读,难度加大了,让学生由借助拼音认字,到真正认字。5、出示单个生字:说说怎样记(可以说出不同的方法)。(如有些学生说:树上挂着一条白毛巾是“棉”字;太阳从西边落下是“晒”字;“说”把言字旁换成月字旁变成“脱”字等。)6、说说你发现什么:(如有些学生说:眼和睛都是目字旁;妈和奶都是女字旁等。)7、游戏:做动作猜词语。(如有些学生做的: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