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电磁感应章末总结教科版选修3-2电磁感应一、对楞次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楞次定律反映这样一个物理规律:原磁通量变化时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1.感应电流的磁场不一定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只在磁通量增大时两者才相反,而在磁通量减小时两者是同向的.2.“阻碍”并不是“阻止”,而是“延缓”,电路中的磁通量还是在变化,只不过变化得慢了.13.“阻碍”的表现:增反减同、增缩减扩、增离减靠、来拒去留.例1圆形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1A.线圈a中将产生顺时针方向(俯视)的感应电流B.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变小C.线圈a有扩张的趋势D.线圈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N将增大解析通过螺线管b的电流如图所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螺线管b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滑片P向下滑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所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a线圈中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生成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再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线圈a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俯视),A错误;由于螺线管b中的电流增大,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增大,线圈a中的磁通量应变大,B错误;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a有缩小的趋势,线圈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增大,C错误,D正确.答案D二、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1.图像问题的类型:一是给出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正确图像;二是由给定的有关图像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的物理量.2.应用的规律:(1)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2)利用楞次定律或右2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3)应用公式F=BIL和左手定则计算或判断安培力的大小或方向.例2将一段导线绕成如图2甲所示的闭合电路,并固定在纸面内,回路的ab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中.回路的圆环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磁场Ⅱ,以向里为磁场Ⅱ的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用F表示ab边受到的安培力,以水平向右为F的正方向,能正确反映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图2解析由题图乙可知0~时间内,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线性变化,即=k(k是一个常数),圆环的面积S不变,由E==可知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变,则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不变,ab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不变,从而可排除选项C、D;0~时间内,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流过ab边的电流方向为由b至a,结合左手定则可判断出ab边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向左,为负值,故选项A错误,B正确.答案B三、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1.首先要找到哪一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分清内、外电路.处于磁通量变化的磁场中的线圈或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相当于电源,该部分导体的电阻相当于内电阻;而其余部分的电路则是外电路.2.路端电压、感应电动势和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三者的区别:(1)某段导体作为电阻时,它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流与其电阻的乘积;(2)某段导体作为电源时,它两端的电压就是路端电压,等于电流与外电阻的乘积,或等于电动势减去内电压.(3)某段导体作为电源时,电路断路时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感应电动势.例3如图3所示,光滑金属导轨PN与QM相距1m,电阻不计,两端分别接有电阻R1和R2,3且R1=6Ω,R2=3Ω,ab导体棒的电阻为2Ω.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1T.现使ab以恒定速度v=3m/s匀速向右移动,求:图3(1)导体棒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2)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多少;(3)拉ab棒的水平向右的外力F为多大.解析(1)ab棒匀速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E=BLv=3V(2)电路的总电阻为R=r+=4Ω由欧姆定律得I==AU=E-Ir=1.5V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W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P2==W(3)由平衡条件得F=BIL=N.答案(1)3V(2)WW(3)N四、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运动状态的分析来寻找过程中的临界状态,如速度、加速度取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条件等.1.做好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的动态分析:导体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