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不同类型的晶体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熟知晶体的类型及其分类依据,学会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2.知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会比较晶体的熔、沸点。[知识梳理]一、晶体【自主思考】1.晶体的外部特征就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的宏观外部特征与微观内部结构有什么关系?提示晶体的外部特征就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因为在晶体内部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呈有规则的重复排列。即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其内部构成微粒有规则排列的结果。二、几种常见的晶体类型1.离子晶体(1)概念:离子晶体是由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则地排列形成的。(2)构成粒子为阴、阳离子。(3)作用力为离子键。(4)性质:①熔点较高、硬度较大。②固态时不导电,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够导电。2.分子晶体(1)概念: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所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2)构成微粒:分子。(3)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4)性质:硬度小,熔、沸点低,晶体不导电。3.原子晶体(1)概念:原子晶体是由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2)构成微粒:原子。(3)作用力:共价键。(4)性质:熔、沸点高,硬度大,一般不导电。【自主思考】2.分析几种常见晶体模型(氯化钠晶体、干冰晶体、二氧化硅晶体),指出晶体内微粒间的关系?提示(1)离子晶体——NaCl的结构由图中可以看出,构成氯化钠晶体的微粒是Na+和Cl-,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离子键,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氯化钠分子,所以NaCl不表示氯化钠的分子式,仅表示在NaCl晶体中钠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比是1∶1。在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等距离最近的氯离子有6个,同样,与每个氯离子等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也为6个。每个钠离子周围与它等距离最近的钠离子有12个,同样,与每个氯离子等距离最近的氯离子也为12个。(2)分子晶体——干冰晶体的结构模型从图中可看出,构成干冰晶体的微粒是CO2分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二氧化碳分子位于立方体的8个顶点和六个面心,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周围等距离紧邻有12个二氧化碳分子(同层4个,上层4个,下层4个)。干冰汽化时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对其分子内的共价键无影响。(3)原子晶体——二氧化硅晶体结构模型从图中可以看出,构成石英晶体的微粒是Si原子和O原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共价键,在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紧邻成键,每个O原子与2个Si原子紧邻成键,晶体中Si原子数与O原子数之比为1∶2,Si原子与Si—O键数目之比为1∶4。在石英晶体中,不存在SiO2分子,SiO2表示的意义是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效果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58.5gNaCl晶体中含6.02×1023个NaCl分子。()(2)晶体中微粒间一定存在化学键。()(3)晶体一定是无色透明固体。()(4)晶体具有固定的熔沸点。()答案(1)×(2)×(3)×(4)√2.下列各组物质形成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和SiO2B.CO2和SO3C.NaCl和HClD.H2O2和Na2O2解析SO2、SO3、CO2、H2O2、HCl是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是分子晶体;SiO2形成的是原子晶体;NaCl和Na2O2形成的是离子晶体。答案B探究一、几种常见晶体比较【合作交流】1.金刚石、氯化钠和雪花分别属于哪类晶体?构成的粒子分别是什么?提示原子晶体、碳原子;离子晶体、Na+和Cl-;分子晶体、H2O分子。2.干冰中含有哪几种作用?提示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点拨提升】几种常见晶体比较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组成晶体的微粒阳离子和阴离子原子分子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晶体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有的还有氢键)金属键典型实例NaCl金刚石、晶体硅、SiO2、SiC冰(H2O)、干冰(CO2)铜、金、银、镁、铝晶体的物理特性熔点、沸点熔点较高、沸点高熔、沸点高熔、沸点低熔沸点较高(个别例外)导热性不良不良不良良好导电性固态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能导电差差好机械加工性能不良不良不良较好硬度略硬而脆高硬度硬度较小相差幅度大【典题例证1】下表给出几种物质的熔、沸点:NaClMgCl2AlCl3SiCl4单质B熔点/℃801710180682300沸点/℃14651418160572500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SiCl4是分子晶体B.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