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分析 通过对近 3 年高考试题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板块在高考中呈现如下特点:1. 考点较为集中。近三年“压缩语段”“句式仿 写”“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等考点出现频率 较高,“扩展语句”“选用、变换句式”“语言 表达的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等考点相对考 查较少。命题分析 2. 命题稳中有变。 (1) 同一考点的具体命题形式都有所变 化,既呈现出对上一年度命题的继承,又在考查形式 上有所变化和创新。比如压缩语段在四川卷连续两年 进行了考查, 2009 年考查了“提取科技论文的四个关 键词”, 2010 年考查了“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 况”。 (2) 同一命题板块的考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比如在语言表达命题板块, 2009 年全国卷Ⅰ分别考查 了“简明连贯”“图文转换”“句式仿写”,而 2010 年全国卷Ⅰ则分别考查了“选词填空”“压缩语段” “ 句式仿写”。命题分析 3. 材料体现新颖性。命题材料一般都体现当年或当 前的社会热点,时效性比较强,便于学生感知和 临场的发挥。[ 专题解说 ] 扩展语句是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表达欠具体、描写欠生动的语句、话题或词语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它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联想、想象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推荐考题2010· 湖北高考 ·20 题推荐指数★★★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 50 字。 (4 分 ) [ 自主尝试 ] 考生甲答案洗完衣服的少女们在光亮的月光下,穿过竹林,笑着、打闹着。评卷考试得分: 2 分。阅卷评析:一是没有扣住“归”字,不能表现出“浣女”归来的情景;二是语言欠生动,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所以只给 2 分。考生乙答案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拿着水桶,从密密的竹林间走出来,笑着打闹着归来。评卷考试得分: 3 分。阅卷评析:答案虽然扣住了三个关键词,但语言还欠生动,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缺乏意境美,所以扣掉了 1 分。本题的得分点主要有三: (1) 围绕“竹喧”“归”“浣女”三个关键词展开描述; (2) 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多用修辞性语言,力求语言生动形象,能够营造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3) 字数要符合题干要求。(4 分 )( 示例 ) 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 在题干要求字数范围内,扣住“竹喧”“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