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未来主旨浅探 这篇演讲,作者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未来作出了两种预测,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本身就会在大挤压处终结。”可“现有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所以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为了理解本文的主旨,有两个难点必须弄清。 一是作者认为科学家预言宇宙的未来必须摆脱哪些思想局限? 思想局限有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认为我们只了解正常情况下物体的科学定律,不知道制约在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所以不能预言宇宙的未来;第二方面是认为我们受到时间尺度的制约,所以不能预言宇宙的未来;第三方面是认为我们毁坏和消灭环境的能力的增长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的增长快得太多了,所以不能预言宇宙的未来(第 10段);第四方面是认为我们不能肯定星球在轨道上的微小扰动长期积累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所以不能预言宇宙的未来。 二是在对宇宙的未来的预测中,存在哪些不确定的因素? 不确定的因素有二:1.可能存在当前还未被我们探测到的其他种类的暗物质,它们会影响大爆炸后一秒钟内宇宙的初始密度,从而影响对宇宙最终坍缩时间的确定;2.对宇宙的初始密度的确定有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是按照人择原理去确定,一种是按照暴涨理论去确定,二者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