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情感态度点滴体会陕西省大荔中学 张华文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将情感态度列入其中,体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本文从分析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入手,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归纳分析如何才能把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贯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情感态度 心灵施暴 学生意识 生命体验新课程改革的钟声早已敲响。今年夏天,终于一浪高过一浪地来到我们眼前。教师们带着诚惶诚恐的心情,开始了对新课标的零距离接触。首先触及的是新的课程目标:高中英语课程包括五个维度的基本目标,即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学会学习比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就我们国家的英语课改而言,把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作为课程的具体目标,在我们的课改发展史上尚属首次,这充分体现了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对情感态度这一目标的初步认识。课改专家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五个基本目标的关系,特制了一幅示意图:各部分之间都有虚线相隔,则说明他们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共同为培养综合语言能力而发挥作用。中国人在座位的设置上是有讲究的,即使在这个圆盘上也能透出传统文化的痕迹。把情感态度而不是语言技能列在上位,充分显示了我们的新课改更关注一个人的发展。人是感情动物,他有思想、有各种不同的需求,所有课改活动中首先关注的是人,其次才是他所学的知识。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讲的就是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他用心 爱心 专心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动机,学习行为就不会发生。相反,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欲望时,才会为之付出努力,而付出努力是取得成绩的基础。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喜欢老师,才能让他喜欢这门功课。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设法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树立稳定的学习动机,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尽力让学生保持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更加主动和努力,从而带来更大的成功。同时,外语教师还要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信意志,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的祖国意识和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捧着一颗真诚之心。真诚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