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珠江三角洲【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利用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范围,找到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并指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重点)2.知道珠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3.说出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法、分析法。【教具准备】有关彩图、自制投影片、录像带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播放有关珠江三角洲的影像资料观看影像,认真感受使学生初步感受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繁华炫丽,激起学习兴趣。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探究一: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到西江、北江和东江,说说珠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2、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到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说说他们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什么方向。(自主学习)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图片指出,完成问题。探究结论:1、形成的原因:珠江三角洲原是一个多岛屿的海湾,由于西江、东江、北江携带的泥沙在海湾内不断沉积,逐渐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平原。2、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濒临南海,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引导学生读图,并归纳总结,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问题探究3、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探究二:珠江三角洲为什么是“开放的前沿”1、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和p45文字,分组讨论找出原因,教师讲解“开放的前沿”含有的三层意思。2、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组,结合以上所学知识,分别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讨论,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结论:1、(1)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濒临南海,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因此是“前沿”(2)我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3)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2、A组:区位因素: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南大门”。B组: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C组: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是开放的前沿,使学生了解“开放的前沿”的意思,除激发学习兴趣外,还为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奠定了基础。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探究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1、外向型经济的建立。要求学生阅读p46文字并回答问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2)引进___、___、___、___.(3)出口渠道___、___.(4)出口对象___、___、___、___、___.(5)结果学生阅读文字回答(1)优势: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国著名的侨乡,紧邻港澳。(2)引进:资金、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式和信息。(3)出口渠道:香港、澳门。(4)出口对象:东南亚、欧读图找答案,使学生的知识牢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学习问题探究2、产业结构调整请学生看阅读和活动2并回答问题(1)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转移到____(2)主要的工业部门(3)工业的特点探究四:“前店后厂”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1、要求学生看图8.3并回答问题(1)香港的优势和珠江三角洲的优势(2)香港和珠江三角洲优势___.(3)它们相互合作形成了______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5)结果:成为我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高新技术产业(2)纺织和服装、电子电器、玩具(3)劳动密集型、以生产消费品为主。读课本图8.3,完成问题。(学生读图,小组交流,回答问题)(1)香港:提供资金、技术、管理方式出口渠道。珠江三角洲:提供厂房、能源、劳动力、日常生活消费品。(2)互补(3)前店后厂小结位置: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邻香港、澳门开放的前沿政策优势对外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