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氨与铵盐目标与素养:1.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宏观辨识)2.掌握铵盐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宏观辨识)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科学探究)一、氨气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水溶性熔沸点无色刺激性气态ρNH3<ρ空气易溶沸点高、易液化微点拨:NH3极易溶于水,可由喷泉实验证实,实验室收集NH3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2.化学性质微点拨:NH3遇HCl产生白烟现象,可用浓盐酸检验NH3;NH3遇H2SO4无白烟现象,原因是H2SO4不易挥发。3.氨水的性质二、铵盐1.化学氮肥2.铵盐(1)概念: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2)物理性质:铵盐都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3)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铵盐受热易分解,写出碳酸氢铵、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H3↑+CO2↑+H2ONH4Cl=====NH3↑+HCl↑②与碱反应铵盐与碱反应产生氨气,这是铵盐的通性。铵盐与碱液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微点拨:铵盐受热分解不一定产生NH3,如NH4NO3=====N2O↑+2H2O。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验满方法(1)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立即变蓝;(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时产生大量白烟。3.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NH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2)实验室常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NH3。()(3)NH3中氮元素为-3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4)实验室可用加热NH4Cl的方法获得NH3。()(5)除去NaCl中少量的NH4HCO3杂质,可用加热法。()[答案](1)×(2)×(3)√(4)×(5)√2.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因为氨气()A.易液化B.比空气轻C.极易溶于水D.能跟水反应[答案]C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于检验NH3泄漏的是()A.气体遇浓盐酸产生白烟B.气体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D.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NH3·H2O呈碱性,不可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喷泉实验1.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及装置(1)原理: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2)装置2.实验成功的关键(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烧瓶和气体必须是干燥的。(3)氨气充满整个烧瓶。3.两类常见喷泉的形成实验(1)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或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SO2等)与水可形成喷泉。(2)酸性气体(HCl、SO2、NO2、CO2、H2S等)与NaOH溶液也能形成喷泉。创新意识:新型防倒吸装置(1)倒吸:由于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如将气体通入溶解度大的试剂时、冷却加热过的仪器等),大气压大于内部压强将水压入容器内,形成倒吸。(2)常见防倒吸装置【典例1】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1)实验室中常用图甲装置进行NH3的喷泉实验。用该装置完成喷泉实验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图乙装置进行NH3的喷泉实验,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液体不能进入烧瓶。请写出引发喷泉实验的一种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图甲装置中胶头滴管和烧杯中液体改为NaOH溶液,能用改动后的甲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________(填字母)。A.HCl和CO2B.Cl2和COC.O2和SO2D.NO2和NO[答案](1)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2)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底部;在烧瓶底部淋一些热水;用冰袋包住烧瓶底部;在烧瓶底部淋少量酒精等(任写一种)(3)A1.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CO2(NaOH溶液)/无色喷泉D.HCl(H2O)/无色喷泉[答案]A2.已知NH3极易溶于水,却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有关装置中不可作NH3吸收装置的是()ABCD[答案]CNH的检验和NH3的实验室制法1.检验NH的答题规范(1)实验操作:取少许待测液或晶体于小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者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2)现象、结论:试纸变蓝色(或者冒白烟),说明是铵盐或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