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限时跟踪练3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限时:45分钟)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解析】由图中的箭头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乙、丙是消费者,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地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而不是分解者的呼吸增加造成的;物质是循环的,因此图示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来自生物细胞的呼吸,也可以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答案】A2.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性呈相反关系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的关系【解析】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小,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大。故A、C、D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B3.下图是某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系统可为航天员提供氧气B.飞船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C.分解罐可以向藻类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D.太阳能经过藻类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解析】藻类可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氧气,A、D正确。分解罐可以分解排泄物,向藻类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C正确。飞船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但能量是不循环的,B错误。【答案】B4.(2016·南通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人工合成性引诱剂诱捕害虫也属于信息传递【解析】B项错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个体内的信息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范畴。【答案】B5.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解析】A、B选项的描述为物理信息,C选项的描述为化学信息。食物信息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化学信息也可以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答案】D6.(2016·肇庆模拟)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特点是()A.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B.分解力弱,生产力强C.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弱D.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解析】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组成成分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弱;热带雨林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均较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多,故生产力强,分解力也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紧密联系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速度都较快。【答案】C7.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解析】一个过程的结果反过来作用于这个过程,称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加强,就叫正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减弱,就叫负反馈调节。池塘早期,藻类的增多(过程),导致水蚤增多(结果),结果藻类减少(减弱),故属于负反馈调节;池塘后期,水体污染(过程),导致大量水蚤死亡(结果),从而使水体进一步污染(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