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泉水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一篇传说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一个叫“顾自家”的财主为了得到快乐想找“快乐的泉水”,在找到泉水后,他不肯信守“把泉水分给村子里的每一个人”的承诺,结果“快乐的泉水”变成大大小小的毒蛇。故事围绕“快乐的泉水”展开,生动传达了中国传统的快乐的理念——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由于是传说故事,孩子们很容易读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只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学生则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以感情朗读、配音朗读、情境表演等多种实践活动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后进行拓展,让学生真正领会快乐的真谛,实现学生与课本、生活的互动。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乐于助人,愿意将自己的快乐与人分享,就会拥有朋友,拥有快乐。教学重难点:1.学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体会“顾自家”自私的心态,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关键词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认识并读准生字字音。初读课文,学习第1、第2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江上渔者》这篇课文,知道了捕鱼人的艰辛和危险;学习了《听鱼说话》,知道了外公的幽默风趣,以及琼儿的心地善良。今天,我们来学习《快乐的泉水》。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后生字词及会认字词。2.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3.全班认读生字。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顾自家为什么要寻找快乐泉水?2.指名回答。3.有感情地朗诵1.2自然段。四、学写生字1.出示生字宝宝“件、独、价、孙”,认读生字。2.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觉得哪个字最难写?3.教师范写“独”。4.学生描红。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课文3-8自然段,使学生懂得“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的道理。认识到只要乐于助人,愿意将自己的快乐与人分享,就会拥有朋友,拥有快乐。2.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复习字词。1.出示字卡,全班快速齐读。2.出示词卡,分别指名读,再全班跟读。3.过渡:大家的生字、生词读得真不错,让我们快点和顾自家一起去寻找快乐的泉水吧!二、进入情境,指导学习3.4.5自然段1.教师范读3-5自然段,学生思考:顾自家遇到了谁?他是怎么说的?“找到泉水以后,必须分给村于里的每一个人喝.使别人也得到快乐”。(1)齐读。师:你能把“必须”换一个词说吗?(一定、非要)。指导学生朗读。(2)面对老人的要求.顾自家是什么态度?指名回答。(3)出示句子:①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只好答应了。②为了得到泉水,顾自家答应了。(4)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从“只好”中知道了什么?联系前文引导学生体会他自私的心2态,再读这句话。2.师:顾自家答应了老人的条件,终于看到了希望。那顾自家找到了泉水吗?(1)自由读第4.5自然段,读完后,你能把顾自家寻找泉水的过程讲给我们听听吗?(2)同座两人练习,指名给这一段画面配上旁白。过渡:白发老人没有食言,给了顾自家满满一大瓶“快乐的泉水”。又对他再三叮嘱。(3)出示词卡:再三叮嘱。读词,并理解。老人再三叮嘱什么呢?(4)出示句子:“你带回村去,一定要分给每个人,千万不能独自享用啊!(5)指名读。读完后说说你为什么把“一定”“千万不能”读得重一些?(6)你能学学老人,是怎么再三叮嘱顾自家吗?(学生表演)(7)齐读第5自然段。三、自读自悟,学习6.7.8自然段1.看到顾自家找到快乐的泉水,你们快乐吗?顾自家是不是也得到了快乐呢?默读第6.7.8自然段后指名回答。2.指名回答。那他为什么没有找到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顾自家心里的想法及他的做法)出示句子“我好不容易找到的泉水……让我的子孙也能永远快乐!”(1)指名读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岂有此理”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