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第二单元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学习目标】:1、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医学、音乐成就。2、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教育成就和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及对后世的影响。【学习重难点】:文字的演变、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自主性学习】:阅读教材41-44页,完成下列问题;1、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朝开始的。2、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也称。3、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4、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经过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5、朝我国就开始有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来源于夏朝。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以便安排农业生产。6、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总结出“”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7、生活在战国末期的国,他吸收民歌的精华,采用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8、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音乐是。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鼓乐器,其中以最为珍贵。9、阅读教材46-49页,填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的情况。姓名时期学派著作主要思想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孙武【合作学习与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问题一:图1是哪个时期的哪个人物?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材料二: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材料三: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影响。——摘自钱穆《国史大纲》问题二:材料一反映了该人物什么样的治国主张?后来战国时期的孟子怎样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问题三: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个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问题四: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强化练习】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2、()“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屈原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4、()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总结出来的A.扁鹊B.黄帝C.华佗D.张仲景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B.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D.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6、()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A.湖北随州B.河北邯郸C.四川成都D.河南安阳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8、()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而对财产只字不提。这体现了孔子:A礼治的思想B仁政的思想C克己的思想D仁义的思想9、()成为我国几千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A道家学说B儒家学说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10、()春秋时代著名思想家老子创立了: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12、认为事物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家是(),主张改革和变法的思想家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