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物质的跨膜运输(二)[目标导读]1.阅读教材P55内容,结合图3-34分析主动运输的特点,并比较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不同。2.结合教材P56的知识海洋,识记胞吞和胞吐的特点。[重难点击]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一主动运输被动运输都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运输的,除此以外也存在着逆浓度梯度的运输,这就是主动运输。请阅读教材P55内容,结合提供的材料完成下面的分析:1.在轮藻细胞中钾的含量比它所生存的水环境多63倍,而丽藻细胞中则多1065倍。(1)你认为在这些细胞吸收钾时,钾的运输方向是怎样的?答案由低浓度到高浓度。(2)如果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吸收过程会立即减弱,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说明这些过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2.观察下面主动运输示意图:思考物质的主动运输方式除需要能量外还需要什么?答案物质由膜经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内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3.由上述探究可知,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不仅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还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4.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所给的信息,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种植物对土壤中M离子的吸收情况不同,甲不能吸收,乙、丙能吸收且丙吸收的速率更快,研究表明甲根毛细胞膜上不具有运输M的载体蛋白,乙、丙根毛细胞膜上具有运输M的载体蛋白,而且丙的细胞膜上运输M的载体蛋白数量多。这说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2)研究表明,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和细胞的能量供应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①ab段:随能量供应的增加,运输速率增大,说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②bc段: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归纳提炼1.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1)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所运输的物质种类和数量。(2)能量:凡是能够影响能量供应的因素都影响主动运输的速度,如温度、氧气浓度等。2.主动运输的意义主动运输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可见,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活学活用1.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蛋白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蛋白数量C.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问题导析(1)据图分析,胡萝卜细胞吸收K+和NO的方式为主动运输。(2)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能量。答案B解析A、B两点对应的氧浓度不同,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不同,导致NO的吸收量不同。B、C两点处于相同氧浓度下,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相同,但吸收量有差异,是因为膜上运输NO的载体蛋白比运输K+的载体蛋白数量多。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请结合下图对比分析:1.物质A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判断的理由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2.物质B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判断的理由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3.物质C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判断的理由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4.三种物质的运输中,与图2曲线相符的是物质C。与图3中甲曲线相符的是物质A,与乙曲线相符的是物质B或物质C。5.氧气的浓度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进而影响能量的供应。下图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中氧气浓度的关系:(1)图甲中物质的运输速度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这种运输方式不需要能量,可能是自由扩散或者协助扩散。(2)图乙中物质的运输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运输速度加快,说明这种方式消耗能量,表示的是主动运输,mn段运输速度不能继续上升,这是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归纳总结活学活用2.如图是测定了某种生物的细胞对甲、乙两种物质吸收速率与该物质浓度的关系绘制成的曲线,仔细分析后,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主动运输,乙物质是自由扩散B.甲物质是自由扩散,乙物质可能是主动运输C.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与乙物质相同D.K+进入细胞的方式与甲物质相同问题导析(1)分析题图,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