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科学技术的成就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1.复述建国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及其历史性的重大贡献,“863计划”涉及的研究领域及总体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知识要点。2.概括“两弹一星”的成就以及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863计划”的总体目标和研究成果。3.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4.重点:“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863计划”。1.“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为增强国防力量,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党和政府作出了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2)成就:①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②1960年,我国设计的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了核爆炸。从此,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③1967年,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个飞跃。④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3)新发展:①我国多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讯卫星。我国还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并用自己的运载火箭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②1990年,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亚洲一号”卫星送上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外国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打破了美国和欧洲在这个领域的垄断。③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环绕地球14周后,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我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3.“863计划”(1)研究与开发的重点: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七个领域。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2)作用:“863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大批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同时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4.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1)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各行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从电子邮件到电子商务,从远程教育到远程医疗,从普通电话到数字手机,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2)措施: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的过程中,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为此,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原因有哪些?“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对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有何影响?(1)原因:①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中国优秀科学家的纷纷回国。③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2)影响:在当时,“两弹一星”是某个国家科技、军事实力象征。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所以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掌握“两弹”用了远远少于美、苏、英、法的经济投入,其政治军事意义却极为巨大。“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任何人不敢轻视的核反击力量,成为保卫我国安全的无价之宝。这极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探究问题二】制定“863计划”的必要性是什么?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此后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新时期的中国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着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和科技竞争的新特点,作出前瞻性的决策,即使在我国经济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仍要拿出大笔资金的投入,去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为21世纪的我国经济更加繁荣、战略更加主动创造条件。*【探究问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