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VIP免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1页
1/2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2页
2/2
第18课三国鼎立教师寄语努力学习,实现梦想!一、学习目标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提高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4、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二、自主学习自学方法: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1、阅读102-104页,填表格。战争名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作用2、能简要叙述两次战争的故事。3、说出本课涉及的成语故事有哪些?4、阅读105-106页填充三国鼎立形势表三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有何意义?三、合作探究;疑难问题、拓展问题1、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分析其原因。2、读三国鼎立形势图,思考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政权名称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魏蜀吴四、课堂小结(知识、方法)学生先总结,教师再归纳总结。五、达标训练(一)、精挑细选: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2、杜甫的“功盖分三国,各成八阵图。”的诗句主要赞颂的是A.曹操B.刘备C.周瑜D.诸葛亮3、下列事件与台湾有关的是A.丝织业兴旺B.修建水利工程C.船队到达夷洲D.大兴屯田4、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重要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5、下列历史人物中,与成语“三顾茅庐”有关的是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6、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④曹操军不习水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综合运用阅读材料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