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一英国革命与克伦威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克伦威尔的生平,认识他由一名年轻的新贵族逐步成长为一名议会军统帅,继而成为“护国主”的过程2、了解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领导的重大军事、政治活动,认识英雄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中的作用并进行科学的评说。二、过程与方法1、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了克伦威尔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之间的关系。2、运用克伦威尔与其他英雄事迹的比较,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应紧密结合历史人物出现的时代背景,探讨其所作所为的历史必然性。教学重点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中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评价克伦威尔的功过教学过程一“新贵族”时代1、青年时期的克伦威尔克伦威尔出身于英格兰东部享廷顿一个信奉清教的新贵族家庭,自幼受家庭影响,反对天主教的思想,成为一名典型的清教徒。早年入剑桥大学和伦敦法学院学习,后来子承父业。经营产业之余,克伦威尔练习击剑和骑术,并曾在民兵中服役,这为其日后的戎马生涯打下了基础。1628年,克伦威尔作为享廷顿郡的代表首次被选入会议,开始了其政治生涯,逐渐成为清教独立派中的坚定分子。2、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暴政,引起了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阶层的强烈不满。1640年,查理一世为了筹集军费以镇压英格兰人民起议,召开新议会,希望议会通过新的征税方案。克伦威尔与其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员一起,以议会为陈地,与封建王权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并参与了《大抗议书》的起草工作,文中历数查理一世的种种暴政,要求废除封建特权,保障工商业自由,录用议会信任大臣。但是查理一世拒绝了《大抗议书》,并招募军队准备武力讨伐议会。与此同时,议会也通过了建军的决议。内战一触即发。二、从马斯顿到纳西比1、马斯顿荒原战役(1)背景:内战初期,议会军在战争中边遭败绩,英格兰全境四分之三的地区陷入王军控制之中,议会面临严峻的军事形势。(2)经过:1644年7月,克伦威尔统领骑兵参加马斯顿荒原战役,他在颈部受伤的情况下坚持指挥作战,充分发挥了骑兵优势使之战胜王军主力,取得了自内战以来议会军的首次大捷。(3)影响:马斯顿荒原战役扭转了战争局势,极大地鼓舞了英国民众;克伦威尔统率的军队也因此羸得了“铁骑军”的称号。3、纳西比战役1(1)背景:议会军改组为“新模范军”,战斗力大大提高;克伦威尔实际上掌握了军队的领导权。(2)经过:1645年6月,议会军和王军在英格兰中部的纳斯比村展开激战。克伦威尔对王军设下埋伏,使王军扑空。然后,他亲率军队攻击王军后方,对王军前后夹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王军5000名官兵投降,查理一世狼狈逃亡苏格兰。(3)意义:纳西比战役成为英国内战的转折点,此后议会军节节胜利。1646年6月,克伦威尔攻克王军大本营牛津,第一次内战结束。4、英吉利共和国成立(1)第一次“清洗”:第一次内战结束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大贵族利益的长老派操纵议会,企图通过解散军队夺取政权。克伦威尔联合代表广大平民利益的平等派,对议会进行了第一次“清洗”,驱散了议会中的长老派首要分子。(2)第二次“清洗”:第二次内战结束后,克伦威尔纵容莱德上校率军第二次“清洗”,驱散了议会中的长老派首分子。(3)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敦促议会通过了审判国王的决议。1649年1月,克伦威尔组建了一个包括135名审判员的法庭来审判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的罪名判处查理一世死刑。随后,克伦威尔亲自签发了死刑执行令。(4)建立共和国:1649年3月,国会决定废除君主制和上院、下院成为最高立法机构,行政权交给下院选举的国务会议,克伦威尔任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5月,英吉利共和国成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发展到高峰。三、大权独揽的“护国主”1、巩固革命成果(1)对内:克伦威尔镇压了要求把革命进一步推向深入的平等派和掘地派。(2)对外:克伦威尔率军先后征服了威胁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爱尔兰和英格兰。2、“护国主”政体(1)建立:在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过程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