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月令 本单元的两篇散文都是通过观察自然得来,渗透着作者强烈的生命体验。《葡萄月令》描绘了葡萄的种植、培育、贮藏等情景。《光》呈现出作者繁密的关于“光”的感受。 本单元的课文,展示了现代散文的不同布局,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散文的疏与密的辩证关系。这些散文或偏向于疏,表现为疏中藏密、语疏而事密;或偏向于密,表现为密中含疏、语密而事疏;或疏密相间,表现为疏密得当、繁简有度。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以下三点:1.理解现代散文疏与密的辩证关系及其不同表现。在本单元中,《葡萄月令》是一篇将散文之“疏”推向极致的佳作,它的整体结构显得疏简、随意,通篇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不少段落也十分自然、简洁,但它的“疏”更多的是去除了很多不必要的枝蔓后所呈现的干净利落,它应该属于语“疏”而事“密”的散文,在其俊朗、清疏的字里行间,弥漫着非常丰厚的内涵和韵味。《光》则是一篇展现“密”的作品,作者调动自己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努力用精细的语言捕捉自然界的光影声色,到了“密不透风”的程度。2.领会现代散文写法的多样性。一篇散文通过什么线索安排结构、组织材料,是依据其表现的内容来决定的;同时,抒情、叙事和议论等不同类型的散文,在具体安排上也各不相同。像《葡萄月令》就显示了一种法无定法、挥洒自如的气度,因为它的重心在于某种情趣与情调,它看似散漫,实则是更高意义的严谨,渗透着作者非同一般的境界和笔力,其写法属于那种“苦心经营的随便”。《光》的结构方式与作者发散型的、呈网状波动的思维有很大关系,常常由某一点联想开去,引出了许多相关的话题,这一方面导致了行文的密集,另一方面使得作者的情感和意绪蕴含其间。3.学习观察自然,感悟生命。本单元的两篇散文都体现着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体悟,在阅读过程中要细细地揣摩。《葡萄月令》对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情景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描绘,抒发出了真情实感。《光》倘若没有作者对大自然的精细观察和敏锐捕捉,是不可能呈现出那样繁密的关于“光”的感受的。葡萄月令◎国学诵读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解读】 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林撷英一、名篇名句倘使有一双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