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人教必修5第6课《逍遥游》教学资料一、认识作者姓名庄子名周朝代战国籍贯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山东东明县人)生平简介他曾任漆园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主要作品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作品风格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二、文本知识1.《庄子》《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2.背景资料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国时期,诸侯征战不已,暴君奸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他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庄子创作了《逍遥游》。三、字词归纳1、字音辨认鲲鹏()坳堂()齐谐()抟扶摇()夭阏()榆枋()泠然()蓬蒿()数数然()翱翔()晦朔()恶乎待哉()2、通假字(1)北冥有鱼(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3)小知不及大知(4)汤之问棘也是已(5)此小大之辩也(6)而征一国者(7)而御六气之辩(8)旬有五日而后反3、古今异义:(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古义:今义:发怒(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古义: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4)蟪蛄不知春秋古义:今义:春天和秋天(5)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转折关系连词(6)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古义:今义:没有功劳(7)小年不及大年古义:今义:①指农历腊月是小月的年份;②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8)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今义:大家,许多人4、一词多义(1)志(2)名(3)图(4)置(5)穷(6)其(7)且(8)而5、词类活用①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而后乃今将图南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特殊句式①南冥者,天池也_____________②《齐谐》者,志怪者也___________③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_________④而莫之夭阏者_______________⑤之二虫又何知_______________⑥奚以知其然也_______________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______________⑧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四、内容探究1.题目《逍遥游》的含意是什么?2.在作者看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不能算是逍遥游,那么作者对鲲鹏、蜩与学鸠、斥安鸟的态度一样吗?3.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作者肯定这四种人的做法吗?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如何品味《逍遥游》所抒发的感情?参考答案:三、字词归纳1、字音辨认kūnàoxiétuánèfānɡlínɡhāoshuòáoshuòwū2、通假字⑴“冥”通“溟”,海⑵“反”通“返”,返回⑶“知”通“智”,智慧⑷“已”通“矣”⑸“辩”通“辨”,区别⑹“而”通“耐”,能⑺“辩”通“变”,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