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读中感悟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利用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方法,从字里行间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思想品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从课文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受到爱的教育。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在心灵深处受到深厚父子之情的震撼。教学方法:自读感悟,合作交流。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设计意图备注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板书“地震”,让学生汇报所搜集的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2.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影片资料,请看……(播放影片片段)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播放教师搜集的影片资料,学生谈感受。(使学生了解地震对人们的危害是多方面,也是很大的。)3.揭示课题: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曾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让我们来共同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补全板书)。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①自由读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地句子认识本课地生字和新词,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③用“”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投入到课文描写的意境中去。1①初读课文,进行梳理。好,在读课文想问题之前,我们先解决拦路的一些词语,怎么样?请三个同学来读词语。我们一起来试试!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安顿阿曼达挖掘爆炸破烂不堪瓦砾塌下来砸着颤抖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地信念,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各同学的事情)③自由质疑,提炼文眼。——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谁能来说说,“了不起”什么意思?我们的男篮,今年获得了区冠军,真了不起;我们的女篮,连续4年获得冠军,真了不起……我们说,这样不同寻常、与众不同的,就是了不起的!接下来,我们就要课文中,去寻找“父”与“子”到底做了哪些不同寻常、了不起的事情呢?3.文中的哪些描写使你深受感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过渡引入:接下来,我们就要课文中,去寻找“父”与“子”到底做了哪些不同寻常、了不起的事情呢?二、阅读课文,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一)我们先来看看父亲!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父亲做的不同寻常、了不起的事情?(二)学生汇报交流: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出示:一起读——在汇报中教师层层深入的点拨和引导,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2A第一个句子写了什么?——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指名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万念俱灰的悲痛,又该怎么读呢?(指名读。)B他“跪在地上大哭”,这儿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男人“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在这儿,父亲看到了希望,他坚信儿子还在等他,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那就是他和儿子之间的诺言——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同学们,你读懂这句话了吗?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那老师来把前半句改一下,请你们来说后半句!(1)当阿曼达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苦恼的时候,父亲——(2)当阿曼达在和同学踢足球,腿骨折了,疼得直流眼泪的时候,父亲——(3)大家说得真好!现在阿曼达被压在废墟下,生死未卜,父亲——说什么也要想办法找到他C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一起读这段话。(齐读)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