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目标1、把握奥楚蔑洛夫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3、“变色龙”的象征意义。4、体会小说讽刺艺术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的性格。2、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激疑探究法、讨论法本课题教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在自然界中有种小动物,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不同而变色,这种小动物叫变色龙,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就叫变色龙,不过是写人的,那为何题目是变色龙呢?等我们学了就知道了。二、教学目标1、把握奥楚蔑洛夫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3、“变色龙”的象征意义。4、体会小说讽刺艺术穿插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尤其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高超的讽刺和幽默手法,创造出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艺术形象。《变色龙》就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篇。时代背景《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这时的警察再不是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这个沙皇忠实走狗的警察,而是那个整个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统治。三、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怎样一件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以狗主人是谁为线索,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街头处理狗咬伤一个人手指头“案子”的经过。第一部分1-5:(开端)奥楚蔑洛夫碰上一个“案子”--狗咬人事件。第二部分6-27:(发展、高潮)奥处理案件的经过。六次判定,五次变色。6-8第一次判定弄死狗,罚狗的主人。9-13第二次判定狗是无辜的,原告是敲竹杠。14-17第三次判定狗是下贱坯子,原告是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18-20第四次判定狗又变成了名贵的狗,娇贵的动物。21-23第五次判定这是条野狗,弄死它算了。24-27第六次判定小狗是怪伶俐的,咬得好,好一条小狗。第三部分28-29:(结局)奥审理案件结束:小狗被带走,赫受讪笑和恐吓。1、奥楚蔑洛夫在断案过程中,他对小猎狗、赫留金的态度怎么变化的?(找出相关句子来说说。)从中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是怎样一个人?过程对狗对赫留金原因首判疯狗是被咬了不知道是谁家的狗次判那么小,不会咬人鬼东西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再判下贱坯子受了害不能不管不是将军家的再判名贵的狗混蛋是自己不好是将军家的再判野狗,弄死算了一定要赔的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终判还不赖伶俐我早晚收拾你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这些个性化的语言,鲜明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的媚上欺下、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四、师生互动交流互动交流一奥楚蔑洛夫在断案过程中,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而变的?不变的又是什么呢?狗主人是谁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阿谀奉承附一张表格,见课件互动交流二1、奥楚蔑洛夫给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摆出一副官架子,盛气凌人、装腔作调、作威作福,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是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忠实的走狗。2、奥楚蔑洛夫在断案中,除了他的个性化的语言前后互相矛盾滑稽可笑外,你觉得他的哪个细节也特滑稽可笑呢?试作分析军大衣穿-脱-穿-裹紧课文一开始写他穿着新的军大衣,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军大衣”这一服装,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第二次写军大衣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象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把大衣脱下来”,他脱大衣不是因为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他浑身冒汗。脱大衣的动作,既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