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数列求和张玉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并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有关数列求和的问题;2.了解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如分组求和、裂项求和、错位相减等,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方法求数列的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通过把一般数列求和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和,体会统一转化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及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刻苦求是的精神。●教学重点::①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和求和公式;②利用相关数列和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③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教学难点: 裂项技巧及利用相关数列和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1、命题角度:该部分通常围绕两个点进行命题.第一个点是围绕等差、等比数列,涉及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量、通项等问题,然后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目的是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求解能力,试题可能是选择题、填空题,也可能是解答题;第二个是围绕裂项求和、错位相减求和展开,试题首先设计数列的基本问题(如数列的通项、数列的基本量等),然后设计使用裂项方法、错位相减方法求和的问题,目的是考查数列的基础知识和这两种重要求和方法,试题一般是解答题.2、复习建议:从近几年高考考查情况看,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这可以直接使用公式,在解答题中考查数列求和,主要是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及周期性,因此复习时,以这两种求和方法为主,注意掌握裂项的技巧,掌握错位相减的计算程序,提高解题的正确率(这个地方非常容易出错)。二、知识归纳:数列求和的主要方法:(1)公式法:能直接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方法。(2)分组求和法:将一个数列拆成若干个简单数列(等差、等比、常数列)然后分别求和的方法。(3)裂项相消法: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二项的差的形式,相加消去中间项,剩下有限项再求和的方法。常用裂项技巧有:①)11(1)(1knnkknn; ② =(-); ③)121121(21)12)(12(1nnnn; ④)(11nknknkn1(4)错位相减法:若}{na为等差、}{ nb为等比数列,则求数列}{nnba的前n 项和可用此法。(6)倒序求和法:即仿照推导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方法特征:(7)常用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