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森林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二、[课标解读]:知识点::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原因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区域环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一次模拟活动,扮演角色,交流看法;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主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在必修一陆地自然环境整体性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四、[教学目标]1、结合亚马孙雨林遭破坏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概括出其遭受破坏的原因2、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地理知识3、通过不同立场的辩论,归纳出雨林的保护措施,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五、[教学重点、难点]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的原因和保护措施六、[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活动式、辩论式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图片、资料展示]卫星图片:亚马孙雨林上空被浓烟覆盖图和亚马孙河流域森林被砍伐状况对比图资料:正在消失的亚马孙热带雨林(见学案)[提问]雨林被毁的原因?[归纳学案]略[教师讲解]人类对亚马孙雨林的开发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规模和影响是不同的。20世纪60年代之前,影响还不大,在此之后,日益显著。特别是1970年“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公布,标志着亚马孙热带雨林进一步遭受破坏的开始。[资料]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巴西广大中、西、北部却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几无开发。为了改变这种地区的差异,促进内地发展和国家一体化,于1956年1月就任总统的库比契克,决定把首都迁往国家腹地。巴西亚马孙大公路几乎完全是在原始热带雨林中穿过。为了修路,首先要开出70米宽的空地,使数万平方公里林木遭砍伐,被遗弃的木材计1.2亿立方米。为了开发北、中、西部,政府鼓励南方和东南方农民移民。移民基本上是无序的,他们一般都是用烧荒用心爱心专心的方式开辟农田、牧场。到1994年,5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已有12%被毁掉,加速了水土流失。在巴西北部各矿区,尤其是金矿和钻石矿开发时,无政府主义严重,如在帕拉州的“彼拉达”金矿区,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淘金者广泛使用汞作为溶解金粒的物质,结果造成淘金地区河流和湖区的污染,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的平衡。[阅读材料]结合书本知识学生了解亚马孙开发计划实施的原因、涉及的区域和其开发的项目[角色扮演]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开发商等角色,从角色的立场讨论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活动规则:每个小组认领一种角色,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和整理思路,然后推荐一位代表做中心发言,小组的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发言时请说明所扮演的角色,尽可能多的发表建设性意见。[过渡承转]绿色和平组织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对森林的破坏,80年内热带雨林可能完全从地球上消失。开发还是保护?这是雨林的两种前途,也是人类面临的两难抉择。[师生小结]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学生互动]辩论:雨林破坏谁之错?正方观点:雨林破坏,亚马孙地区的国家和居民应负主要责任反方观点:雨林破坏,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师生小结]雨林的开发,既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需要,也有发达国家国际市场的牵动。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尤其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保护亚马逊雨林符合长远利益和全球利益。但这与雨林所在地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矛盾,如何解决之一矛盾是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键。[提问]亚马孙地区诸国关于保护雨林的六项具体措施是什么?这些措施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起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