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堂最给力新课程背景下的“五个读懂”。(一)读懂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1、研读手头教材,理解编者意图。2、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3、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1)让教材内容走近生活(2)将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处理(3)将统一内容进行弹性处理4、情境创设中的常见问题。(1)情境有“生活味”,而没有“数学味”。(2)情境有活动,而没有体验。(3)情境的表面化,形式化。(4)情境的虚假性。5、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原则:(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特点。(2)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3)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4)必须量力而行,符合本人和本地实际。6、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其它教学资源(1)身边素材的及时引入。(2)课堂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3)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4)媒体、网络资源的有效开发。(5)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从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开发教学资源不要冷落了课本,开发教学资源不要只图热闹。对教材的处理,要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二)读懂学生★数学课真正的精彩是学生的精彩,而不是教师的精彩。★孩子的内心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我们成年人不了解的世界三个生活中的例子。★中美学生对优秀教师素质的看法。★搞好教学前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五不”。(1)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不教;(2)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3)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结论,教师不教;(4)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做;(5)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三)读懂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课堂应该是富有魅力的地方;课堂应该是学生获得自信的地方;课堂应该是师生智慧碰撞的地方;课堂应该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地方。★理想的学习,是让学习者忘记自己是在学习。★追求“五字目标”:新、趣、活、实、美(四)读懂自己我在学校中处于什么样的层次?我能独立处理教材吗?我有教学反思能力吗?我能独立编写一套高水平的数学试卷吗?如果有人请我做一个两小时的专题报告,我有一个自己擅长的话题吗?我能在教研活动中发出自己声音吗?我是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吗?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五)读懂他人我身边的人都在干什么?别人有什么好的教学经验?当下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热点问题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吗?你每天能够从报刊、杂志、网络上获取哪些教改信息?总之,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自我追求: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