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VIP免费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1页
1/3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2页
2/3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3页
3/3
《北方的民族汇聚》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民族融合的开始1.东汉末年以来居住在我国北方和西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他们与汉族杂居相处,民族界限日益缩小。民族融合的发展2.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的_________建立了北魏。并于_________统一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高峰3.北魏建立后定都_________,后来_________把都城迁到了洛阳。4.请你举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公元3世纪到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分裂割据与局部统一并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18到20课)指出这一时期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有哪些。2.阅读课本第115页请回答北魏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迁都后对孝文帝的改革又产生了什么影响?3.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在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还有没有鲜卑族?为什么?三、巩固检测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是在()A.317年B.383年C.420年D.439年2.北魏孝文帝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政治家()A.匈奴B.羯族C.鲜卑D.氐族3.孝文帝把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姓()A.贺B.穆C.刘D.元4.在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学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内容是()A.在朝廷中必须用汉语B.改鲜卑族姓为汉姓C.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D.迁都洛阳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是()A.扩大了统治区域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使北魏成了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D.完成了对南北方的统一6.阅读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书》(1)魏主是谁?(2)改姓前后他的名字有何变化?(3)改姓应该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4)造成这一历史事件出现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参考答案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匈奴鲜卑羯氐羌2.鲜卑族439年3.平城北魏孝文帝4.(1)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3)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曹魏、前秦、北魏。2.原因: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无法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的统治,也不利于接受中原汉族的先进文化。影响: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发展,为下一步孝文帝的改革奠定了基础。3.没有。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说汉语、穿汉服、鼓励和汉族通婚等进一步缩小了鲜卑族和汉族的差异,数百年后鲜卑族彻底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三、巩固检测1.B2.C3.D4.A5.B6.(1)北魏孝文帝。(2)由拓跋宏改为元宏。(3)迁都洛阳。(4)北方民族大融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