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1.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Na、Al、S、Cl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它们的最高化合价是多少?S、Cl两元素的最低负价是多少?提示:Na、Al、S、Cl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3,6,7;它们的最高化合价分别是+1、+3、+6、+7;S、Cl两元素的最低负价分别是-2、-1。3.写出Fe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说明Fe和Cu活泼性的强弱。提示:Fe+CuSO4===FeSO4+Cu;Fe比Cu活泼。4.将Cl2通入含NaBr的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Cl2、Br2活泼性的强弱。提示:能;Cl2+2NaBr===2NaCl+Br2;Cl2比Br2活泼。[新知探究]探究1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确定钠的原子序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吗?提示:,原子序数为11,最外层电子数为1。探究23~10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11~18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变化规律?提示:3~10号元素及11~18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递增到8。探究3试比较Na、Mg、Al原子半径的大小。提示:r(Na)>r(Mg)>r(Al)。[必记结论]1.原子序数(1)概念: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2)数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1)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关系变化规律3Li→9F由大到小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11Na→17Cl由大到小[成功体验]1.比较下列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用“>”、“<”或“=”填空)。(1)Na________Al;(2)S________Cl;(3)O________Na+。答案:(1)<(2)<(3)<2.比较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用“>”、“<”或“=”填空)。(1)r(H)________r(H+);(2)r(S)________r(Cl);(3)r(Na)________r(Na+);(4)r(H)________r(Li)。答案:(1)>(2)>(3)>(4)<[新知探究]探究1原子序数为11~17号元素的最高正价分别是多少?它与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间有何关系?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有何数量关系?提示:11~17号元素的最高正价分别为+1、+2、+3、+4、+5、+6、+7;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探究2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是如何确定的?依据教材P5探究活动1及教材P6探究活动3的部分内容,填写下列空白。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Na>Mg;②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g>Al;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NaOH>Mg(OH)2>Al(OH)3;结论:元素的金属性:Na>Mg>Al。探究3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强弱是如何确定的?依据教材P6探究活动2及探究活动3的部分内容,填写下列空白。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Cl、S、P、Si;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SiH4<PH3<H2S<HCl;_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弱到强):H4SiO4<H3PO4<H2SO4<HClO4。结论:元素的非金属性:Si<P<S<Cl。探究4原子序数在11~17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有什么变化规律?提示:11~17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必记结论]1.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元素周期律(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实质: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成功体验]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最外层电子数:Na
Ca。()(3)酸性:H2S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