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说课一、学情分析中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但大多数同学地理课程的学习经验,一个是“我背书”、另一个还是“我背书”。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本节课我注意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通过“角色扮演”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二、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本节主要讲述三方面的内容:“我国水资源在世界的地位”、“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在初中地理新大纲中的中国地理部分关于学生实践活动目标要求中的第九项:“从自身做起,为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设计三项活动。”我们应该看到,只有学生在充分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的分布”“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的基础上,才能认识到实施上面实践活动的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节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行为和习惯。2.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学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知道我国水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介绍南水北调工程,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工程和建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B培养淡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3.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难点: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三、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是本节课的主要特色1.在知识的传授上,注意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如针对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水的困惑”,去“追根寻源”,引出我国水资源空间,时间分布不均。2.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确定以“角色扮演”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社会调查活动设计,有意识的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3.在评价方式上,教案的设计者力图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巧妙地结合起来。4.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教师在教学中角色和地位出现明显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由“传授者”改变成探索式学习的“推进者”和“导学者。5.板书设计简明,形式新颖,构图美观。四、说学法,说教法,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以下: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学习。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活动的和谐统一。课堂自始至终贯穿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原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五、说教学过程1.激情引趣通过多媒体展示科学专家的报道,举例动物和植物离不开水,从而引入水是生命的脉搏,水是生命的源泉,认识到水的重要性。2.深化导入结合教材插图,思考,回答。了解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知道我国水资源在世界的地位,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3.角色扮演根据学生特点,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A组---水资源空间分布小组B组---水资源时间分布小组C组---社会调查小组D组---小记者组学生通过书籍,报刊或互联网,已初步了解相应知识。由小记者提问,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4.出谋划策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水资源在利用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面对如此现象,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A、B、C、D组学生展开讨论,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和利用水资源不合理的现象献计献策。在教师的引导下,突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这一措施。5.师生小结①对本课时的教学活动予以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②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呢?指引学生完成本节课知识结构图。③完成必要的反馈检测题。《水资源》教案塞波中学:夏志方课题:水资源课型:新授第一课时编写时间:2006-11-10执行时间:2006-11-15教学目的:知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