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7届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B.赤峰市4月份的平均气温约30℃C.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D.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雪场的制雪机将水吸入后再将“白雾”喷洒到高空,落下来便形成了“雪”。这是一种凝华现象B.戴眼镜的同学从冰冷的户外回到室内,镜片上会形成一层小水珠,发生一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C.夏季雪糕周围的“白气”和开水上方的“白气”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D.春天积雪消融,但气温很低,这是由于积雪液化放热的结果3.一盒草莓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冷藏室里就有草莓的清香,这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隙D.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则小球A.可能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一定不带电5.下列电器设备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发电机B.电动机C.电磁继电器D.电热水器6.电视机、电烙铁和电风扇上都标有“220V6OW”的字样,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则A.电视机消耗的电能最多B.电流通过电风扇做的功最多C.电风扇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D.电流通过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7.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浮力变小,船体下沉一些B.浮力不变,船体上浮一些C.浮力不变,船体下沉一些D.浮力变大,船体上浮一些8.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找到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s1的距离(此时物距仍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重新找到像,光屏移动的距离为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小B.光屏远离透镜移动,且s2<s1C.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大D.光屏靠近透镜移动,且s2=s1,9.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为2OV,电压表量程是“O~15V”,电流表量程是“O~O.6A”,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是“1OOΩ1A”,灯泡标有“12V6W”字样。闭合开关S,若两表示数均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3V~15VB.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O.1A~O.5AC.电路中的最大功率是2OWD.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16Ω~72Ω10.如图2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速度逐渐变小B.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小球所受合力先变小后变大D.小球所受弹力先变大后变小11.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小明用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的υ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3所示。则A.O~1s,木箱所受推力小于静摩擦力B.1~3s,木箱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3~5s,木箱所受推力等于摩擦力D.5~6s,木箱所受推力大于摩擦力12.小明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他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和小明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明做的有用功为3000JC.小明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13.在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滑到b的过程中,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路的总电阻先变大后变小B.电流表A1的示数逐渐变小C.灯L先变暗后变亮D.电流表A1示数的变化量大于A2示数的变化量14.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3V,它的I-U图像如图甲所示.把小灯泡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1.5V;再将滑片P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3V。已知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标有“10Ω2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4.5VB.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5W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1.25WD.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Ω15.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位定值电阻,R2位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碍滑片P自b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