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反复朗读,能背诵并 默写全诗;2. 理解词语,感知诗歌 的基本内容;3. 品味诗歌精练的语言 特点;4. 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 写法;5. 感悟诗歌中淡淡的乡 愁,培养热爱家乡的 情感。诗歌诵读诗歌诵读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划分朗读节奏 分析诗歌体例把握诗歌韵律 识记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王湾( 693~751 )洛阳 ( 今河南洛阳 ) 人,号为德,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 (712 ~ 713) 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 (717) 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 ,9 年书成 , 共 200 卷 ,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 , 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 , 后来不幸去世。 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 10 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在《河岳英灵集》题作《江南意》,字句略有不同。这首诗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开元中,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由此可见,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代胡应麟认为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诗薮》)。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及后世受到普遍重视。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北固山,高约 58 米,长约 200 米,坐落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京口三山” (金山、焦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这次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驶,油然而生别绪乡思。但是,由于诗人情感内容完全融纳于特定时空的生动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诗的情感基调不仅略无哀伤凄婉,反而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和喜悦,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特别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后人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