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本节教材分析【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简述染色体、DNA 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2.能说出 DNA 与 RNA 的异同,能简单阐述 RNA 的种类及功能3.能概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4.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二)能力目标:1. 通过 DNA 和 RNA 的对照掌握类比方法。2.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类、类比归纳的方法。3.通过问题的思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体验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和谐美,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3.感悟科学破解遗传密码的过程。【教学重点】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 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 DNA 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3.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4.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5.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 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教学难点】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2.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 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四)教学建议:本节课是”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转录和翻译过程抽象复杂——学生难理解,较多物质和细胞结构参与— —学生易混乱,涉及到必修 1 和必修 2 中多个章节内容——学生已遗忘,而本节的突破对本模块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本节内容的揭示,很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很多的研究无法进行,很多的生物技术无法操作。基于以上考虑,把本节分为 2 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基因表达概念和 DNA 与RNA 比较及转录过程和原理的教学,第二课时学习翻译的过程和原理。本节集中讲述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一: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拓展等。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 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没在逻辑联系。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