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选修 3-4考情分析201520162017选修3-4T12B(1):多普勒效应T12B(2):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波的干涉和衍射T12B(3):光的折射定律T12B(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及长度的相对性T12B(2):光发生干涉的条件、光的叠加T12(3):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的应用T12B(1):相对论T12B(2):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T12(3):光的折射,眼球模型命题解读本专题 13 个考点,皆为Ⅰ要求。从三年命题情况看,命题特点为:(1)注重基础。如 2013 年的“共振”、2014 年的“光谱”、2015 年与 2016 年和 2017 年的“多普勒效应”“相对论”等都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2)联系实际。2013 年的“单反照相机”、2014 年的“蝴蝶的翅膀”、2015 年的“眼镜片”、2017 年的“人的眼球聚光”等都是 STS 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课标理念。 整体难度中等,命题指数★★★★★,复习目标是达 B 必会。1.(2016·江苏高考)(1)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 30 m,他以 0.6c(c 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越过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 30 mB.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 30 mC.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 cD.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 c(2)杨氏干涉实验证明光的确是一种波,一束单色光投射在两条相距很近的狭缝上,两狭缝就成了两个光源,它们发出的光波满足干涉的必要条件,则两列光的________相同。如图1 所示,在这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如果放置光屏,在________(选填“A”“B”或“C”)点会出现暗条纹。图 1(3)在上述杨氏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的波长 λ=5.8910-7 m,双缝间的距离 d=1 mm,双缝到屏的距离 l=2 m。求第 1 个亮条纹到第 11 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解析 (1)飞船上的观察者测得飞船的长度不变,仍为 30 m,由 l=l0<l0可知,地球上的观察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 30 m,A 错误,B 正确;由光速不变原理可知 C、D 错误。(2)从两狭缝发出的光,它们的频率相同,是干涉光,在波峰与波谷相遇的区域中,振动相互抵消,会出现暗条纹,即在 C 点出现暗条纹。(3)相邻亮条纹的中心间距 Δx=λ由题意知,亮条纹的数目 n=10解得 L=,代入数据得 L=1.17810-2 m。答案 (1)B (2)频率 C (3)1.17810-2 m2.(2017·江苏高考)(1)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