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4《发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VIP免费

高中语文 4《发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1/6
高中语文 4《发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2/6
高中语文 4《发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3/6
第一专题:祖国土第二板块:颂歌的变奏《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之情。⒉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⒊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学重点: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教学难点:品味闻一多诗歌“三美”。教学方法:诵读赏析。课前准备:查找资料,了解闻一多所处的时代、《发现》的创作心态及闻一多个人的艺术追求。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播放《七子之歌》音频: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国,结束了葡萄牙对它的殖民统治,离开祖国母亲一百多年,澳门终于又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刚才同学们听到的就是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七子之歌》吧!它优美的旋律,精妙的歌词,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特别是澳门人民的心声。历史将记住《七子之歌》,因为这是一个民族100年来历尽沧桑、跌踬奋起、千回百折、追寻梦想的世纪之歌。那么同学们知道《七子之歌》的作词者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的闻一多先生。那个一只脚已经跨出去,就不再准备回来的闻一多;那个面对着敌人的枪口倒下去的闻一多。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1922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几年前就开始的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今天,让我们一同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作品——《发现》。二、作者介绍: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他是一名杰出的爱国诗人、文史学者、民主战士。曾留学美国,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倡导“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被国民党用卑鄙手段刺杀于昆明。三、文体常识: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公木先生说:“把‘五四’以后的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的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这是公木先生对新诗特征的概括。在西方,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人。中国新诗诞生后,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消化在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郭沫若、闻一多、艾青。四、朗读诗歌:⒈朗读。朗读时,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尽可能的听配乐朗读,在音乐的帮助下,认真体会作者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先是全班朗读,再是学生个人朗读,最后是教师的范读,老师应该是声情并茂地范读,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⒉用心体会,自主探究:学生自读。在自读时,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重点是读出闻一多先生的那种悲痛、失望和愤懑的感情。五、研读:⒈⑴诗篇开头就说,“我来了”,那么,“我”从哪里“来”?明确:一九二二年,闻一多在清华大学学习了九年之后到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4《发现》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