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学前诊断考点一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周期性1.参天大树和小草在细胞大小上并无差异,鲸的细胞也不一定比蚂蚁的细胞大,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B.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C.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D.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也小,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解析:选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为了保证机体代谢的顺利进行,细胞必须与外界迅速而有效地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当细胞体积较小时,相对表面积较大,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2.实验室培养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B.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C.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D.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解析:选C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可能不同,因此,无法确定甲、乙、丙、丁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长短;细胞总数未知,因此,不能确定停留在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温度会影响与细胞分裂有关的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不变,染色体数目变化通常发生在分裂期的后期。3.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S期C.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D.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利于G1期细胞核中的DNA表达解析:选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应选择M期时间长的细胞;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如果缺少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期或G2期;G2期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形成,不进行DNA复制;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因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则该物质会使G1期中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成染色体,不利于G1期细胞核中的DNA表达。4.下图中实线表示小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例关系,虚线表示细胞质中mRNA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细胞分裂方式既可以是有丝分裂也可以是减数分裂B.c阶段有大量蛋白质的合成C.细胞中不发生转录的阶段只有d阶段D.b阶段核DNA含量加倍解析:选Cc阶段mRNA含量较高,表示正在进行大量蛋白质的合成;d、e阶段细胞中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发生转录过程;b阶段进行了核DNA分子的复制,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比例由1∶1变为1∶2。考点二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5.(2016·深圳调研)人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后期时,染色体会向两极移动。正常情况下,下列对处于分裂后期细胞某一极染色体组成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2个染色体组,46条染色单体B.1个染色体组,46条染色体C.无同源染色体,23条染色单体D.无同源染色体,23条染色体解析:选D人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某一极有1个染色体组、46条染色单体,23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某一极有2个染色体组,0条染色单体,46条染色体;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某一极有0条染色单体、23条染色体。6.(2016·浙江高考)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D.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解析:选D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DNA复制。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