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备课资料杨利伟简介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8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中校军衔,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杨利伟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杨利伟谈太空旅程:曾有错觉产生地球很美中新网10月16日电经历20多个小时成功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并已安全回到地球的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今天晚上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连线采访时表示,自己“当然”希望这次遨游太空的旅程能“再长一些”。杨利伟在太空中曾有两次休息,期间大概睡熟有半个小时。杨利伟坦承,自己在飞行十几个小时以后有一点疲劳。但他仍表示希望飞行能再长一些。杨利伟说,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刚入轨的阶段对身体最有挑战性。此时需要失重对身体的影响。而自己当时有一点儿错觉,感觉是头朝下。经过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进行调整,依靠平时训练的方法进行克服后,自己就恢复了正常。杨利伟说,自己在飞行过程中并没有紧张,整个过程中一直在想着程序和操作,更没有感到恐惧感。杨利伟表示,在着陆时感到有一个很大的冲击,但当时自己的心情非常高兴,因为又回到了地球。而在走出舱门,又一次脚踩土地时,自己为祖国感到了骄傲。16日清晨返回地球后,杨利伟当天乘专机由内蒙古着陆场返回北京,下午进行了休息。杨利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不疲劳,身体状况恢复得很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仍然建议杨利伟多休息,因为从15日凌晨到16日晚间,杨利伟睡眠的时间太少。而根据专家形象的说法,在天上14圈就是14天,因为飞船一会儿转至阴面,一会儿转至阳面。有可能对人的生理节律造成一定影响。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讲述21小时永世难忘飞行10月16日17时,刚刚从太空返回地面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面带微笑接受了记者采访,讲述了令他永世难忘的太空之旅。记者:今天,你刚刚从太空胜利返航,乘专机回到北京,现在的感觉怎样?杨利伟:下飞机时走路的感觉与上天前基本没有什么不同。回到航天员公寓后,我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进行了大约50分钟的身体检查,主要是做了心电图、B超,查了血液,医生说一切正常。接受采访前,我刚吃了一碗米粥。总的来讲感觉还可以,和预想的基本相同,身体上也没有什么不适。记者:你是什么时候从首飞航天员梯队中被定为最终人选的,当时你的心情怎样?杨利伟:我是10月14日(发射前一天)晚上得知被确定为首飞航天员的。应该说我们3个人都做好了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准备。我只是感到自己比较幸运,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心想一定要很好地完成任务。当时心情还是比较平和的,也没有多想。晚上8点钟就睡着了,直到凌晨2点被医生叫醒,然后吃了点面条和菜肉饺子,又把工作程序看了一遍,5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点20分就出发了。记者: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和运行过程中,你都干了些什么,感觉怎样?杨利伟:飞船发射时,感觉超重感比较强,最大时达到5G。船箭分离时,我感到有一种忽然腾空的感觉,这时又进入了失重状态。大家在北京航天指控中心的屏幕上看到我时,都是半躺在椅子上,这主要是为了让固定摄像机能够拍摄到我的全身。事实上在太空飞行中,我还多次在舱内飘浮起来,比如进行太空拍摄的时候。此外,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我感到船舱内的空气非常好,温度适宜,大概是22摄氏度多一点,飘浮物很少。飞船入轨后大约1小时37分,我吃了在太空中的第一餐。此后间隔七八小时,我又吃了两餐,主要是小月饼、鱼肉丸子等,品种很多。总的来讲,感到自己在飞行过程中状态调整得还可以,比较镇静,完全是按照工作程序开展工作,睡眠、食欲都还可以。此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