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声音的特征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区别音调、响度、音色的不同含义,了解它们各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过程与方法: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观察不同音色的乐音的波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用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概念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的习惯.【复习】1.声是又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介质.________不能传声.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4.声音通过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身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进行新课】放一段韩红的《青藏高原》的最后的高音;提出疑问:韩红的唱得歌曲好模仿么?难在哪儿?音调高!这是声音的一个特征,这一节一块来学习声音的特征.1.自学P19-22后,完成下表:(重点填“定义”和“决定因素”)定义决定因素听感表现音调响度音色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3.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注意:1.正确认识音调与响度音调与响度反映了声音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特征.它们彼此独立,互不关联,就是说,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但生活语言中并没有规定音调与响度的专用词语,故同学们应能根据它们的不同物理意义来区分它们,并养成用音调、响度等物理概念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的好习惯.如“我不能与他合唱这支歌,他发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这儿的“高”是指音调高;“我听不见你说什么,请你的声音再高一点.”这儿的“高”指的是响度.2.音色是我们分辨出各种声音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既使他们(它们)的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仍然能够把它们分辨出来,就是因为每一个人和各种乐器都有它独特的音色.【你知道么?】小明和妈妈去商店买保温瓶,妈妈把耳朵贴在瓶胆口听一听,说:“这个质量不好,服务员请再给找一个.”小明很奇怪,为什么妈妈能听出瓶胆的好与坏?【当堂练习】1.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3.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____有关系.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Hz的声音.7.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8.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提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9.“闻其声而辨其人”,最重要是因为各人声音的()A.音量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响度不同10.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11.夏天买西瓜,常常捧起来要轻轻敲击它,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们的好坏,这是利用了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以上因素都有1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三者都不同13.家蝇飞行时每秒振翅147~200次,蝴蝶飞行每秒振翅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