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之选择题的训练与指导》复习内容:整体把握说明文的主要内容,筛选信息,通过分析作出判断。学情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有两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上学期末我班的这两道选择题得分情况如下:得分人数(48)人比例(%)01940%32858%612%平均得分1.94,得分率32%。教学目标:1、学会整体把握说明文的主要内容,筛选关键信息。2、认识选择题中几种常见的干扰形式。3、学会运用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作出判断。重点难点:1、学会整体把握说明文的主要内容,筛选关键信息。2、认识选择题中几种常见的干扰形式。教学思路:通过学情分析和课前检测,摸清学生的底细,精选例题进行指导;再进行强化训练,举三反一,归纳规律和方法;最后进行巩固训练,利用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明确考纲考点、题型,设计复习教案,精选相关训练材料。2.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点,阅读说明文《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并完成文后两道选择题。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一:分析学情,导入新课。【任务与意图】分析学情,导出考纲要求和考查题型。【过程与方法】1.出示课前检测题的答题情况。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题号ABCD81217911922111602.导出考纲要求和考查题型。①整体把握说明文本的主要内容(选择题)。②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选择题)。教学活动二:结合例文,初步掌握解题步骤。【任务与意图】评析课前检测题,初步掌握解题步骤。【过程与方法】1.重读例文《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要求:速读通大意,抓要点,多注意标题、开头、段首、结尾的语句。2.评析第8小题,审清题干,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修饰语(表范围、程度);正确、不正确;对、不对;符合、不符合。3、点拨解题思路:一找二比三判断。找:圈、点、勾、划比:跟原文进行比对判断: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4、明确:8、C(A项,“反复发作”应为“反复传染”。B项,“很严重”前应加“往往”一词,否则就绝对了。D项,“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的是“伤风感冒”,用“感冒”一词把陈述对象扩大了。)9、B(“易被误诊为‘流感’”错,是人们易误判,不是医生易误诊。)5、小结:归纳选择题中几种常见的干扰形式。绝对表述、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正反颠倒、盲目引申。教学活动三:强化训练,解决难点。【任务与意图】精选文段进行强化训练,解决难点,认识选择题中几种常见的干扰形式。【过程与方法】1.限时阅读文段一《头发为什么会变白》,完成后面的题目。2、点拨解题思路,比对过程中注意表范围、程度的词语,去掉后会造成绝对化表述。明确:1.B、2.D3、限时阅读文段二《你的体重,它们决定》,完成后面的题目。4、了解学生答题的新遇到的困难,点拨解题思路,明确:B(肥胖者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并不平衡。)A(B项原文为“作用之一”,表述不严谨。C项的内容颠倒了,导致结果错误。D项原文为“目前还不能肯定”两者谁为因谁为果。)教学活动四:巩固训练,利用方法和规律。【任务与意图】精选文段进行巩固训练,利用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过程与方法】1.限时阅读文段三《梳头的学问》,完成后面的题目。2.点拨解题思路,明确:1、B2、A。教学总结:学生谈收获,归纳答题步骤,特别是比对的过程中如何排除干扰选项。板书设计:1、速读通大意,抓要点,多注意标题、开头、段首、结尾的语句。2.审清题干,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修饰语(表范围、程度);正确、不正确;对、不对;符合、不符合。3、一找二比三判断。找:圈、点、勾、划比:跟原文进行比对,注意几种常见的干扰形式(绝对表述、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正反颠倒、盲目引申)判断: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作业设计:(四)人与那种动物气味相投?人是高级动物,那么,人的气味与哪种动物最相似?有人会说,这问题很简单,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自然与猴子的气味最相似。真是这样的吗?现在正确答案似乎是,人与鸟类才是气味相投。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徙之后,它们就开始叮咬人类了。现在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