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1《劝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1VIP免费

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1《劝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5
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1《劝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5
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1《劝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3/5
《劝学》教学设计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沈在连【教学目标】1、认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2、掌握文言词语“绝”、“强”、“假”、“望”、“闻”的意义和用法。3、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体会荀子文章的风格。【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绝”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如何结合时代的需要,使学生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四读法。(自己总结的。)【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师导入新课,简介荀子1、荀子的思想:⑴“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⑵“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⑶性恶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学习和教化。⑷“礼”是治国之本。2、作品风格:是学者之文,朴素、深厚、缜密,多用排比和比喻。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一读。)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正音。注意如下字的读音:中(zhòng)智(zhì)躁(zào)有(yòu)(其它参见教材注释。)2、学生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大意:明确:学不可以已。(意思对即可。)3、学生分小组笔译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言准确;教师巡回指导。4、教师检查,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笔译的情况,重点指导如下句子的翻译:⑴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⑵筋骨之强:强健的筋骨。(倒装句式。)⑶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三、完成课后练习,重点学习文言词语1、学生做练习二,掌握“绝”、“强”、“假”、“望”、“闻”的用法。2、教师检查完成情况;3、学生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增加义项和例句。注意:“绝”的义项比较多。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师指名学生背诵“绝”、“强”、“假”、“望”、“闻”等词语的义项和课文中的例句。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二读。)1、学生自读全文,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2、教师检查,全班交流。(各组先推荐一人上黑板,还可以由其他同学不断完善,直到满意。)参考思路:学不可以已──智明行无过──常人成君子──积累、持恒、专一(中心)(意义)(作用)(方法)三、研读课文(重点是最后一段),分析讨论(三读。)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比喻论证的语段和句子,对比喻进行分类、归纳。(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分类标准)2、讨论比喻论证的作用、效果。3、教师总结,明确本文比喻巧而理至。第三课时一、审读课文,评价创新(四读。)1、教师引导:本文有哪些知识性错误,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请指出来。2、学生审读课文,找出不足的地方。3、师生交流审读结果。参考:⑴知识性错误,如“蟹六跪而二螯”,(应是“八跪”;一说正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鳝之穴)。⑵在论证方面,只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论证。本文只谈了“学不可以已”的两点作用,即提高自己,弥补不足。还可以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的角度来谈。二、联系实际,拓展运用1、以《新“劝学”》为题,列提纲,分组发言。要求进一步充实荀子的论证。2、教师补充“终身学习”的有关内容,学生讨论“终身学习”的重大意义。补充:“终身教育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它响应迅速变革之世界的挑战……”。“要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8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板书设计】劝学《荀子》智明行无过常人成君子学不可以已终身学习积累、持恒、专一(社会、时代的需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学年高中语文 2.1.1《劝学》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远洋启航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