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和特征。(重点)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3.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难点)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的概念: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2)褶皱基本形态①背斜:一般岩层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地貌一般发育为山岭,但常被侵蚀成谷地(如右上图中字母A处所示)②向斜:一般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地貌一般发育为谷地,但因耐侵蚀反而成山岭(如右上图中字母B处所示)(3)板块构造学说:①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2)形成地貌:①水平方向:错断原有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轻巧记忆]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3.火山(1)形成: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在地壳的薄弱地带处,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2)构造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褶皱山的形成反映的是地壳运动中的垂直运动。()(2)华山是典型的断块山。()(3)火山喷发是岩浆活动的具体体现。()(4)山区中原材料丰富,人烟稀少,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平原。()(5)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其原因是()A.减缓坡度B.保护植被C.缩短路程D.减少成本提示:(1)×褶皱山是地壳中的岩层水平挤压而成的。(2)√华山是由于断层活动而形成的断块山。(3)√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裂隙点状喷发,形成火山。(4)×山区地形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交通运输建设成本大于平原。(5)A[将公路修成“之”字形,主要是为了降低坡度。]主要地质构造及研究实践意义材料一中新网2019年3月26日电,据俄罗斯卫星网26日报道,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政府新闻处发布消息称,边疆区的克柳切夫火山群火山喷发数量增多,自2019年年初以来,在堪察加境内已记录到32起火山喷发。此前俄罗斯堪察加火山应急响应小组曾发布通报称,3月25日记录到希韦卢奇火山的最近一次喷发,火山灰柱升至海拔5000米的高度。材料二人们常说:“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人们还说:“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飞,嵩山如卧”。问题1(区域认知)危地马拉的福埃哥活火山主要位于哪两个板块的碰撞带上?提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带上。问题2(综合思维)你知道雄伟的泰山,“险”“立”的华山是怎么形成的吗?按成因属于哪一类山地呢?提示:泰山、华山都属于断层一侧岩块上升而形成的;属于断块山。[归纳总结]1.常见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特征岩层形态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不适合建水库大坝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3.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