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全球通史》中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A.“四月提纲”B.七月流血事件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答案:C2.1917年,普列汉诺夫指出:“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号召工农推翻资本主义去夺取政权是荒谬的。”这说明他()A.坚持无产阶级参与二月革命B.反对列宁“四月提纲”的主张C.主张建立俄国民主联合政府D.充分认清了俄国当时革命的形势解析:1917年4月列宁《四月提纲》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据材料“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号召工农推翻资本主义去夺取政权是荒谬的”可知普列汉诺夫认为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反对推翻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答案:B3.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该政治态度直接导致了()A.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B.反战、反沙皇专制的革命浪潮C.七月流血事件的爆发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的发表解析:二月革命后,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由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苏维埃政权领导人民进行反战示威游行,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即七月事件,C项正确。A项是在七月流血事件后,B项是在二月革命前,D项是在十月革命时期。答案:C4.“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经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机关。”这则布告的内容出自()A.“四月提纲”B.《土地法令》C.《和平法令》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解析:《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故选D项。答案:D5.有学者观点认为,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这些经验不包括()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B.民主选举人民代表C.实行土地国有政策D.建立新的国家机器解析:巴黎公社没有土地改革,而俄国十月革命颁布《土地法令》,实行土地国有政策,故C项正确。答案:C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四月提纲”材料二……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它和“四月提纲”的主张有什么不同?解析:第(1)题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来理解;第(2)题联系七月事件得出结论。答案:(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且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不同:“四月提纲”希望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而此时主张“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导致的。[基础巩固]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答案:B2.1917年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该言论的直接背景是()A.二月革命的结束B.“四月提纲”的发表C.十月革命的胜利D.苏维埃体制的建立答案:B3.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民主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A.推翻了沙皇专制B.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了国家政权D.临时政府依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