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2专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2专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1页
1/5
高中语文 第2专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2页
2/5
高中语文 第2专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3页
3/5
师 说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理解并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对比的论证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应用(3)理解文中尊师重道的思想,谦虚好学的风气,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二、预习内容1、将下面有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补充完整。(1)韩愈,字_______,世称_______,卒谥“________”,作品集有《_________ 》。他是唐代“____________”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如《师说》、_______ 、__________ 等都是这种体裁的文章。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 句读(dòu) 郯子(tán) 官盛则近谀(yù)B 经传(zhuàn) 老聃(dān ) 或不焉(fǒu )C 乐师( yuè ) 苌弘(cháng) 作《师说》以贻之(tái)D 受业( shòu ) 李蟠(fān ) 孰能无惑(shú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A 既使(即) 乐此不疲 撩开 丁是丁,卯是卯()B 事由 功败陲成 (垂) 面事 (试)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C 撰文 前拒后恭(倨) 搭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D 陷阱 眉清目秀 谙熟 冒天下之大不韪三、合作释疑,互相研讨教师设置问题或例题1、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2、一代文 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3、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4、、问题研习: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5、探究研习: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四、巩固训练,提升技能第一课时巩固练习(一)古今异义词语1、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2、所以 古:1、用来。。的;2、。。的原因 今:因果连词3、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表示结果或另起一件事(二)一词多义:1、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2专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